生酮飲食的減肥法近期受到不少人青睞,但是飲食控制與維持卻不容易,恆麗美型蔡家碩院長建議,生酮飲食最初是治療癲癇,若是一般人要靠生酮飲食來達到減少脂肪,可能飲食上菜單更為嚴苛,要長期進行並不容易,且也有些後遺症與風險,建議適時的運動與減少糖類的攝取才是維持體態的不二法門,即便是抽脂後的患者,我們也會建議均衡飲食。
減肥理論每年都會有新版本,最近訪間流行的生酮飲食(Ketogetic Diet)在市場上炒得沸沸揚揚,市面上也出版了不少書籍談討生酮飲食可抑制癌細胞生長與減肥,那究竟什麼是生酮飲食?那些人適合?相關的副作用又是什麼?
近日在網路及各報章雜誌討論得沸沸揚揚的「生酮飲食」,聲稱是最適合減肥的飲食方法,不僅不用挨餓、吃得很豐盛。不少研究更指出,生酮飲食可以救命,能夠協助抗癌、降低血脂、血壓和血糖等好處,讓很多講究養生的人眼睛為之一亮,生酮飲食是什麼?
生酮飲食減肥理論
生酮飲食(ketogenic diet),是一種「間歇性飲食」的另類版,不同於「間歇性飲食」是一段時間禁食、一段時間又正常飲食,「生酮飲食減肥法」是只挑高脂肪、蛋白質,但低醣類的飲食法,又稱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或低醣類減脂法』,模擬身體熱量飢餓狀態,強迫人體燃燒脂肪而非醣類,因而達到減脂瘦身的目的。
理論上,人體攝取醣類經消化過後會變成葡萄糖,讓身體當作能量來運用,並且儲存於肝臟作為肝醣使用,未消化完又攝取超出熱量則肝醣會累積儲存為脂肪,存在於內臟與皮下,反之,當我們因運動與作息消耗熱量時,也會先耗損葡萄糖與肝醣;但是,生酮飲食中的醣類極少,這時,肝臟會將脂肪轉換成脂肪酸與酮體,取代原本應該由葡萄糖負責的能量來源,簡單說就是透過飲食來改變熱量燃燒的過程,逼迫身體的能源系統從燃燒葡萄糖為主轉換為燃燒酮體為主。
酮體供冬眠動物能量
什麼事「酮體」,若葡萄糖不足則會使脂肪酸氧化不完全,便會產生大量的酮,脂肪被分解後也會產生「酮體」,比方如冬眠動物如北極熊等,能夠長達5個月不需進食嗎,答案就是利用脂肪酸轉化成「酮體」(ketone)作為身體能量的來源。
究竟什麼是酮體?酮體簡單說就是,血液中的血糖(指葡萄糖)降低時,人就會先將肝醣分解成葡萄糖來利用,當肝醣用完之後,人體會逼迫身體把脂肪轉換成「酮體」,再利用酮體替代葡萄糖來作為產生能量的原料,因為酮體可以取代葡萄糖作為細胞原料,進入粒腺體克氏循環(Krebs cycle)來製造能量。
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冬眠動物,會趁夏秋季吃得肥胖臃腫,冬天可以躲在洞穴中長達5個月不必進食的原因,因為身體透過燃燒儲存在體內的脂肪,並將脂肪轉換為能量或奶汁來哺乳。
高脂肪、極低澱粉就是生酮飲食
生酮飲食(Ketogenic Diet)為攝取高脂肪、極低碳水化合物及適量蛋白質的飲食模式,透過強迫人體燃燒脂肪,有點類似模擬身體處在飢餓狀態下,逼身體產生「酮體」(而非醣類)作為能量來源的一種飲食模式。
但若要達到利用高脂肪產生酮體的方式作為能量,就必須將飲食內容的碳水化合物降到非常低,要降低到小於5%,並將脂肪比例提高到80~90%,蛋白質維持為15~20%。如此一來,當肝臟將儲存的肝醣逐步分解成葡萄糖,直到不夠滿足身體需求的時候,就會動用到儲存的脂肪,並將其轉換成脂肪酸與酮體,取代原本應該由葡萄糖提供的能量來源,這就是生酮飲食的基本原理。
生酮飲食的風險與注意事項
乍聽之下覺得生酮飲食好處多多,但其實存在不少健康上的隱憂,長期採取生酮飲食,減少了醣類與蛋白質的攝取,雖然短時間內理論上可以燃燒脂肪,但對女性來說,會有亂經或閉經(amenorrhea),男性則易有睪固酮濃度降低與流失肌肉!
生酮飲食最初是作為治療「癲癇」使用,因為當血液中的酮體達到一定程度時,同時會製造特定的神經傳導物質,能夠緩和癲癇頻繁發作的狀況,但用於作為長期減肥的飲食範本,恆麗美型蔡家碩院長表示,減少體內脂肪固然重要,但要大幅度捨棄碳水化合物長期下來是有其風險,因為像是蔬果、五穀等食材就屬於碳水化合物來源,但卻蘊含豐富營養素,為了減肥捨棄其他營養成分長期來看並不健康,此外,生酮飲食要達到酮體產生,需要攝取極低的碳水化合物與極高的脂肪,對於東方民族飲食習慣而言是非常難達到,多數的患者進行到一半只會愈來愈偏向高油脂飲食而非生酮飲食。
也許透過生酮飲食短時間內可以減少脂肪,但長期下來卻有可能讓人產生老化與營養不足等缺點,若真要施行生酮飲食之前,我們還是會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。